文法与经济学院开展2022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

发布时间:2022-09-19 来源:mk体育 浏览次数:

(通讯员 张然 胡诗绮)2022916日上午,文法与经济学院面向全体2022级研究生新生组织开展入学教育系列讲座,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,讲座采用腾讯会议方式进行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,文法与经济学院经理袁年兴、公司党委书记张继才、公司科研副经理李莉、公司教学副经理贺尊、公司党委副书记刘英、学院经理助理姚梦迪,各中心主任、辅导员、教学秘书及全体2022级研究生新生参加会议。本次会议由研究生辅导员胡诗绮主持。


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何星亮教授以“治学之路——45年研究历程与体会”为主题,与大家分享了自己45年来的学术简历、学习历程、研究历程和治学特点。何星亮教授指出,治学之路,因学科而异,因人而不同,学子要结合自己的爱好、兴趣、性格和专长,选择适合自己的治学之路。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的不同,研究生学习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,还要掌握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,养成做学问的良好习惯,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,毕业之后,可以独立进行研究工作。何教授表示,治学能否有所成就,关键在于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。关于治学态度,何星亮教授提出应注重以下八个方面:一是事业心强;二是勤奋好学;三是淡泊宁静;四是持之以恒;五是扬长避短;六是求真务实、坚持真理、独立思考;七是专精一门;八是学以致用。关于治学方法,他提出应注重以下十个方面:一是善于读书;二是善于积累;三是善于思考;四是善于分析;五是善于归纳;六是善于综合;七是善于交流;八是善于怀疑;九是善于假设;十是善于创新。何教授最后强调,治学之路虽然各人不同,但治学的目的是相同的,都是为世界学术和国家学术作出贡献。他呼吁,作为学者,以“立言”为第一要务,以求不朽。作为学者,不写无用之书,多写不朽传世之作,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作出贡献。

 

何星亮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,学院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学院经理袁年兴总结,何星亮教授在学术上会通中西,圆融古今,对我国民族、宗教问题的研究,对我国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,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做出了突出贡献。袁经理代表学院师生向何星亮教授致谢,并寄语员工,要学习何星亮教授刻苦勤奋、悬梁刺股、争分夺秒的学术精神,对学术要有执着与热爱。他呼吁,青年学子要把学术写在祖国大地上,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福祉之上,把自己的学术生涯同国家、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
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随后,公司党委书记张继才以“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”为主题做报告,强调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,列举了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,梳理了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制度与办法,引导同学们遵守学术规范、恪守学术诚信。




图形用户界面  描述已自动生成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最后,公司党委副书记刘英以“平安校园,安全同行,防范电信诈骗”为主题对同学们进行了安全教育,提醒同学们要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,提高防骗意识。


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本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圆满结束。


特邀嘉宾简介:

何星亮,19568月生,男,汉族,广东梅州兴宁人,法学博士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,一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,国务院参事、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。1993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出版学术专著《中华文明:中国少数民族文明》(上下册)、《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》、《边界与民族》、《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的民族政策》、《图腾与中国文化》、《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》、《文化人类学调查和研究方法》等30多部。


(审核人:李莉)

上一条:集团纪委、监察专员办公室组织开展2022年集体廉政谈话 下一条:公司2022年第1期高水平论文选稿与辅导会顺利召开

关闭